行业新闻返回

不愿意做农民?年轻人的“抗拒”与势在必行的“智慧农业”

如何让年轻人去从事农业生产?这可能是个灵魂拷问。
手段当然可以有很多,奏效与否存疑。但有一条路已经非走不可:让农业变得更“智慧”。
在现代化浪潮面前,“智慧农业”的理念再也不能高高举起、轻轻放下,因为时机已不允许。
当前,我国正处在信息化与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历史交汇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紧紧抓住信息化带来的重大历史机遇,大力推动包括智慧农业在内的数字农业和数字乡村发展。进一步的延伸就是,要瞄准农业农村现代化主攻方向,大力发展数字农业与产业数字化,不但要加大数字农业建设的力度,也要推动农业农村数字化转型。


01
智慧农业有多重要?
农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智慧农业建设则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科技实力与农业发展水平显著标志。
过去几年时间里,几乎每一年都有农业相关的政策出台,不难从一些草蛇灰线中厘清农业数字化转型的脉络。
比如2019年国务院在《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提到,应该大力发展数字农业,实施智慧农业工程和“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鼓励对农业生产进行数字化改造,加强农业遥感、物联网应用,提高农业精准化水平。到了2020年,农业农村部在《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中再次强调,以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为发展主线,着力建设基础数据资源体系,加强数字生产能力建设,加快农业农村生产经营、管理服务数字化改造。2021年,国务院下发了本世纪第18个关于农业的“一号文件”,强调要强化现代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支撑,着力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我国的现代农业正在走向以信息为生产要素,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和智能装备应用为特征的智慧农业。
倘若按照时间做个排序的话,最初引导科技和农业的融合,到智慧农业的系统性布局,农业的数字化转型是一个思路逐渐清晰的过程。以实施数字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与物质装备改造提升农业,积极推进智慧农业建设向全行业,全产业链扩展。同时,通过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激发农业高质量发展活力,为促进产业兴旺和农民增收发挥更大作用。


02
有年轻人的农业才有未来
带动农业增产、增收,归根到底,还要“增人”。
袁隆平曾担忧:现在年轻人不搞农业,将来粮食出问题就麻烦了。
中国农业的未来取决于能够参与到这项事业里年轻人有多少,不论以科研者、生产者的角色,抑或消费者的角色。农业需要年轻人来注入活力和创新力。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农人”,是现代农业真正的继承人和开拓者。
近年来,“互联网+”深入发展,农村电商等新模式新技术正不断参与到种植加工、流通与销售的改造中,带动了农业产业链下沉,不但推动了乡村常驻人口,包括老人、妇女在当地就业或者获得收入,也不断带动了年轻人或回乡创业,或积极参与到农业科研,让科研成果直接落地。
随着农业不断向着现代化、规模化发展,一些新技术、新装备也应运而生,培养更多现代农业新技术人才,不但能有力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也能助力更多的年轻人根植于农业发展沃土,放飞自己的梦想。


03
从年轻人到新农人
年轻人正在因为科技重新返回农业,成为职业农民。
在一些人眼中,农业是个既没前途更没“钱途”的行业。没技术含量、主要靠体力、累还不挣钱……凡此种种,说明人们对农业的印象,仍旧停留在传统视野。事实上,现代农业已与传统农业有着巨大差别,特别是随着5G时代到来,行业供应链环节的信息获取和交互速度将达到新的层次,农业将被AI、5G和物联网彻底改变。
不难发现,传统农业与现代科技的结合,正在赋予农业发展以全新的科技力量。而“新农人”以新思维、新模式为基础,正在用高科技农业机械,改变着农业的未来。
信息技术正推动着传统农业从经验走向智能,从分散走向融合。年轻而优秀的“新农人”,刷新了人们对农民的认知。
从手工劳作到智能化的技术演进,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产业形态升级,农业提供了大量高科技含量的就业岗位,需要更多的优秀人才和知识青年投身其中,在这片广阔的天地中展示自己的才华和抱负。
如今,越来越多的物联网企业、互联网企业、新型经营主体开始涉足智慧农业,积极开发精准化种养殖、数据平台服务、智慧农机、网络化经营等信息化技术不同的应用场景。恺易物联网也在智慧农业领域持续深耕,渐积有成。
这些行动有效地促进了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也会提高农业的抗风险能力。

智慧农业新技术和传统种植经验的碰撞与融合也是老农人和新科技人两代人的碰撞与融合,让年轻人离真实地农业生产更近、让上代人离先进的科技更近。

【来源:网络转载】